煙臺希雅斯有機葡萄酒小課堂:酒的概述與起源
2019-06-26
簡單的說“酒”是一種有機化合物,可以自然生成,它是由含有足夠糖分或淀粉質的水果、植物或食物等材料通過發酵、蒸餾等方法生產出含有食用酒精的飲料
用含淀粉的谷物釀制的酒為復發酵酒;用含糖分的果類釀制的酒稱之為單發酵酒。兩者區別在于:果類原料可直接發酵成酒,而淀粉質原料首先需要通過糖化將淀粉轉化為糖,然后再經發酵轉化成酒,因此成為復發酵酒。
據史料記載,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早期,臨近黑海的南高加索地區,發現了大量積存的葡萄種子,這說明當時葡萄不僅可食用,還可以用于釀酒。
很多史學家認為,釀酒葡萄栽培始于公元5000年前的南高加索地區。事實上,早期的葡萄酒是用野生的葡萄釀造的,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,野生葡萄經過長期馴化后,從而出現了歐亞釀造酒葡萄品種,在格魯吉亞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古陶罐上發現了酒石酸,這將葡萄酒的起源進一步推向了8000年前的南高加索地區。
20世紀末,據媒體報道,用現代科技手段對伊朗西北部出土的陶罐檢測后,證明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5400-5000年的古波斯(現在的伊朗)距今約7000年。后來隨著旅行者、戰爭和移民傳到古埃及。葡萄酒形成商品始于公元前4000年,最初的誕生地在里海周圍,就是今天的亞美尼亞,伊朗,格魯吉亞等國。
公元前6世紀,希臘人將葡萄栽培技術及釀酒技術傳入高盧(法國)和古羅馬。隨著羅馬人的勢力擴張,葡萄種植和釀造技術在歐洲大地被廣泛推廣。但當時并未引起高盧人的重視,公元1世紀,羅馬人再次把葡萄株、葡萄栽培和釀酒技術帶入高盧,在教皇的極力推崇下,高盧人開始致力于葡萄栽培及釀造技術,從而發明了橡木桶,后來又發明了葡萄酒瓶。
17世紀,隨著移民,葡萄栽培和葡萄釀造技術傳入非洲、美洲、大洋洲和亞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