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臺希雅斯葡萄酒小課堂:葡萄酒品嘗的最佳順序
2019-05-08
世界葡萄酒大師杰西斯·羅賓遜在其著作《羅賓遜品酒練習冊》中有專門的章節闡述了許多關于葡萄酒品鑒和與美食搭配的要點,在談到葡萄酒飲用順序時強調了三個原則“先干后甜(糖度);先輕后重(酒體);先近后遠(年份)”。按照我們大眾對葡萄酒的理解,還可以加上一個原則就是“先白后紅(顏色)”。現在小新將為大家更加詳細的解釋葡萄酒的品鑒順序。
起泡酒先于靜止葡萄酒
一般情況:相比靜止葡萄酒,起泡酒更加新鮮清爽,酒體更加輕盈,因此應該先飲用。
起泡酒也是作為開胃酒來飲用,或者是作為宴會開啟的序幕用酒,所以呢起泡酒一般都是第一款飲用的酒。特殊情況:起泡酒有時也能被當作餐后酒。桃紅香檳可以與覆盆子和草莓搭配;莫斯卡托阿斯蒂(Moscatod'Asti)可與甜點搭配;甜型起泡酒可以與奶油凍和濃郁的點心搭配。
干型葡萄酒先于甜型葡萄酒
一般情況:為避免口腔不適,應該先飲用干型葡萄酒再飲用甜型葡萄酒。
為什么呢?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如果您吃了糖再去吃橙子,會發覺酸的難以下咽。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。喝了甜型的葡萄酒再去喝干型的葡萄酒,會覺得酸度更高,單寧更澀,完全品嘗不到干型葡萄酒中的香氣和平衡度了。特殊情況:在法國,在搭配干紅或干白葡萄酒的主菜呈上來之前,通常會先上鵝肝醬,而鵝肝醬恰好與蘇玳甜白和托卡伊貴腐葡萄酒是最佳搭配。此時,則不需要遵從“干型葡萄酒先于甜型葡萄酒”的原則。特別提醒,在飲用了甜型葡萄酒后,最好先吃一塊餅干清理口腔,再喝干型葡萄酒,這樣就不會影響接下來干型葡萄酒的品嘗。
酒體輕盈的葡萄酒先于酒體厚重的葡萄酒
先飲用酒體輕盈的葡萄酒能讓人既能充分享受第一款葡萄酒的精細,又能品味第二款葡萄酒的復雜。否則,更為復雜的葡萄酒的復雜性會變弱。什么是酒體輕盈或者厚重呢?酒體就是酒汁在口中的重量,這個詞看起來不會抽象,很好理解:你可以考慮一杯清水,一杯清茶和一杯濃茶。按照順序,那么清水肯定最輕盈,濃茶也就最醇厚,這就是它們在口腔中的重量。對于葡萄酒也可以這么來理解了,白葡萄酒肯定比紅葡萄酒酒體輕盈了。
白葡萄酒先于紅葡萄酒
一般情況:由于白葡萄酒單寧含量更少,酒體更輕盈,因此應該先飲用。特殊情況:酒體輕盈的紅葡萄酒如博若萊紅葡萄酒和瓦坡里切拉(Valpolicella)與第二道菜(通常為家禽肉)搭配。此時,不用擔心第三道菜是煎魚或者牡蠣等,因為一款酒體厚重的干白葡萄酒(如勃艮第特級園)的風味不會被酒體輕盈的紅葡萄酒掩蓋。
年輕的葡萄酒先于成熟的葡萄酒一般情況:年輕的葡萄酒更為簡單,而成熟的葡萄酒更為復雜,因此,應先飲用年輕的葡萄酒,再喝成熟的葡萄酒。成熟的葡萄酒通常香氣和風味更加復雜特殊情況:很多成熟的葡萄酒口感更為清單精致,因此不能與質地厚重、調料味重的牛排搭配。此時建議先喝成熟的葡萄酒,再用年輕的、單寧厚重的葡萄酒來搭配風味濃厚的牛排。